在三晋大地,沙棘是散落在山间貌不惊人的灌木,但其果实榨出的沙棘汁酸甜爽口,是当地很多人走亲访友时喜欢携带的礼品之一。临近元旦、春节,沙棘饮品市场逐渐升温,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沙棘产品生产企业格外忙碌。
昔日“防风功臣”沙棘林,今日结出“致富果”。多年来,右玉县抓牢产业带动这个“牛鼻子”,以商标品牌建设为牵引,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,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,在沙棘种植、加工、产业融合、科技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右玉县沙棘生产企业年加工处理沙棘果2万余吨,生产各类沙棘产品3万余吨,年产值超过3亿元,带动农户明显增收。这是“右玉精神”的有力实践,也是商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
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。此前,这里森林覆盖率低,风大沙多,土地沙化严重。在“三北”工程建设的过程中,当地政府引导群众逐步种下28万亩沙棘,成为右玉固土绿化的“奇兵”和“功臣”。
沙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,能变成可加工、品质高的果子,需要独特自然条件的助力。右玉县地处北纬39度,是沙棘生长黄金带,平均海拔1500米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……独特的地理位置、适宜沙棘生长的气候条件,造就了右玉沙棘果上乘的品质。
早在1984年,右玉县委、县政府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大力发展沙棘事业的决定》,设立沙棘加工企业,并在此后成立沙棘研究所,为沙棘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近年来,右玉县委、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沙棘种植产业,大力推进以沙棘为主、其他鲜干果为辅的特色经济林建设,使得右玉沙棘种植面积稳步扩大,产量逐年攀升。
如今,右玉县已孵化出沙棘生产企业40家,其中上规模的沙棘加工企业12家。这些企业充分挖掘沙棘的丰富价值,将其加工成涵盖食品、饮料、保健品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产品。
为了拓宽沙棘产品销路,右玉县的沙棘生产企业积极申请注册商标,打造自主品牌。其中,右玉县蓝天沙棘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“西野圣果”商标、山西献果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献果园公司)的“棘生元及图”商标、右玉野山露沙棘饮品有限公司的“思源野山露”商标,均被纳入了朔州市首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。
在此基础上,相关企业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、在电商平台推广产品等多种方式,将右玉沙棘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,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“沙棘产业的发展,带动了县域内包装业、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还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,全县农户靠采摘、出售沙棘果年均增收6000万元以上,拉动相关产业增收3000万元以上。”右玉县沙棘协会秘书长曹满介绍。
为进一步打响右玉沙棘的知名度,保护好地方特色产品,2022 年,右玉县沙棘协会提交了“右玉沙棘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,于2024年5月获准注册。“‘右玉沙棘 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获准注册,不仅提升了右玉沙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更为右玉县建设国家级沙棘产业园、推动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”朔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有了“金招牌 ”护航,产业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更足了。今年以来,右玉县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打造综合年产值 50 亿元的沙棘全产业链 。同时,当地不断激发市场内生动力,强化全县区域品牌建设,让右玉的沙棘产业真正由生态“小果果”升级为富民“大产业”,进一步培育壮大绿色富民产业。